Featured image of post Prompt Engineering 最佳實踐:讓模型理解你的需求

Prompt Engineering 最佳實踐:讓模型理解你的需求

深入解析 Prompt Engineering 的核心要素與最佳實踐,幫助你設計高效提示詞,提升大型語言模型的回答準確度與一致性。

本文將探討提示詞工程(Prompt Engineering)的本質與重要性,闡述大型語言模型如何透過上下文學習(In-context Learning)進行模型適應(Model Adaptation),並了解一些模型處理上下文(Context)的限制。接著,我們會介紹提示詞工程的六大核心要素和三個最佳實踐,幫助讀者在實務中建構更有效和精準的提示詞。

提示詞的本質與限制

在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LLMs)逐漸普及的今天,提示詞工程成為使用這些模型時不可或缺的技巧。其本質可視為一種模型適應(Model Adaptation)的手段,所謂的「適應」就是透過特定的方式,如提示詞工程和微調(Fine-tuning),引導模型處理新的任務和資料,最終產生符合使用者需求的回應。

模型具備強大的上下文學習能力,能根據輸入的內容給予合適的回應。然而,此能力並非完美,根據史丹佛 2023 年的研究論文《Lost in the Middle: How Language Models Use Long Contexts》,模型對上下文的注意力不均,通常更重視開頭與結尾,而對中間部分關注度較低。這種注意力分布特性直接影響提示詞的設計與排列順序,進而決定模型的理解與回應品質。此外,過長的上下文可能導致模型混淆,所以精準地提供模型所需要的上下文也至關重要。

提示詞的六大要素

有效的提示詞工程是引導大型語言模型產生高品質、符合預期輸出的關鍵。它不僅僅是簡單地提出問題,更涉及一系列策略性的設計,以確保模型能夠精準理解意圖並提供有價值的回應。以下將以智慧客服機器人的情境為例,詳細說明提示詞工程的六大核心要素。

角色設定

指定模型的角色(Persona)與語氣風格,讓回答更符合場景需求。例如:

你是一位有 5 年經驗的客服專員,富有耐心且具同理心。

任務指令

明確告訴模型該做什麼,指令(Task Instruction)是整個提示詞的核心。例如:

根據客戶的問題提供適合的回覆。

限制條件

規範輸出格式、長度、語氣等,確保回應符合期望。例如:

回覆請控制在 250 字以內,使用親切且專業的語氣,不得包含任何行銷語句。

背景知識

提供必要的知識(Contextual Information)支持,使模型理解問題背景,提升回答準確度。例如:

退貨流程如下:
1. 客戶需於收到商品後 7 天內提出退貨申請。
2. 商品必須保持原包裝及完整未使用狀態。
3. 客服將審核申請並於 3 個工作日內回覆。
4. 通過審核後,客戶可安排物流取件並退款。
5. 若申請不符條件,客服會說明拒絕原因。

正反面範例

正面和反面的例子(Positive and Negative Examples)能幫助模型更透徹地理解應生成的回應,以及如何區分回覆的好壞。

正面範例:

客戶問:『我的包裹還沒到,怎麼辦?』
回覆:『您好,抱歉讓您久等了,我們會立即幫您查詢配送狀態,請稍等。』

反面範例:

客戶問:『我的包裹還沒到,怎麼辦?』
回覆:『請耐心等候,我們很忙,別催我。』

任務標準

定義回答的評判標準(Task Criteria),強化輸出品質與一致性。例如:

回覆必須準確回應客戶問題,語氣需友善且專業,且避免冗長敘述。

為了更清楚展示上述六大要素如何整合應用,以下是一個完整的智慧客服機器人的提示詞:

角色設定:
你是一位有 5 年經驗的客服專員,富有耐心且具同理心。

任務指令:
根據客戶的問題提供適合的回覆。

限制條件:
回覆請控制在 250 字以內,使用親切且專業的語氣,不得包含任何行銷語句。

背景知識:
退貨流程如下:
1. 客戶需於收到商品後 7 天內提出退貨申請。
2. 商品必須保持原包裝及完整未使用狀態。
3. 客服將審核申請並於 3 個工作日內回覆。
4. 通過審核後,客戶可安排物流取件並退款。
5. 若申請不符條件,客服會說明拒絕原因。

正面範例:
客戶問:『我的包裹還沒到,怎麼辦?』
回覆:『您好,抱歉讓您久等了,我們會立即幫您查詢配送狀態,請稍等。』

反面範例:
客戶問:『我的包裹還沒到,怎麼辦?』
回覆:『請耐心等候,我們很忙,別催我。』

任務標準:
回覆必須準確回應客戶問題,語氣需友善且專業,且避免冗長敘述。

提示詞工程的最佳實踐

在設計提示詞時,為了確保大型語言模型能夠高效且準確地理解並執行任務,有下面三個重大的原則可以遵循。

簡潔且完整

使用最少的 token 傳達最完整且關鍵的資訊。過長的提示詞會讓模型注意力分散,降低回答品質與效率。

合理排序

根據模型對上下文注意力的分布,將重要資訊放在前段與後段,建議排序如下:

  1. 角色設定(Persona)
  2. 任務指令(Task Instruction)
  3. 限制條件(Constraints)
  4. 背景知識(Contextual Information)
  5. 正反面範例(Positive and Negative Examples)
  6. 任務標準(Task Criteria)

持續優化

持續透過測試與用戶反饋調整提示詞,反覆迭代以達到最佳效果,因為模型與任務需求可能隨時間變化。

總結

  • 提示詞工程是進行模型適應的一種手段:模型可以依據提示詞進行新的任務與處理新的資料。
  • 六大核心元素:任務指令、限制條件、背景知識、角色設定、正反面範例和任務標準共同建構優秀的提示詞大綱。
  • 最佳實踐:簡潔完整、合理排序以及持續優化,以充分發揮模型能力。

透過這些策略,讀者能設計出既專業又易懂的提示詞,提升大型語言模型在各種應用場景中的表現。

參考資料

  1. Lost in the Middle: How Language Models Use Long Contexts
  2. Choir Practice (1909)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使用 Hugo 建立
主題 StackJimmy 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