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d image of post 為什麼需要使用 Docker?

為什麼需要使用 Docker?

Docker 提供一致性、隔離性和可攜性的執行環境,解決了軟體開發中環境差異和部署複雜的問題,確保應用程式能在任何地方穩定運行。

在現代軟體開發中,應用環境的差異、部署流程的複雜度,以及跨平台移植的痛點,往往是影響專案進度與穩定性的主要因素。Docker 作為一種輕量級容器化技術,正好針對這些痛點提供了優雅的解決方案。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 Docker 的三大核心特性:一致性(Consistency)、隔離性(Isolation)、可攜性(Portability),並探討它們如何徹底改變開發與部署的方式,讓你的專案從「在我電腦上沒問題」變成「在哪都沒問題」。

為什麼要使用容器化技術?

在過去,軟體部署的流程常常伴隨著痛苦的環境設定:

  • 不同作業系統安裝套件的方式不一樣。
  • 版本衝突導致程式在某台機器上無法運行。
  • 部署流程需要繁瑣的手動步驟,安裝各種應用程式相依的套件或函式庫。

這些問題,對開發者來說就像是一場無止境的除錯地獄。而 Docker 提供了一個關鍵轉變,它使得開發環境(Development Environment)、測試環境(Testing Environment)、模擬環境(Staging Environment)和正式環境(Production Environment)幾乎完全一致,並且實現了應用程式獨立且跨平台的運行

什麼是 Docker?

所謂的容器(Container)就是一個輕量級並獨立的執行環境,類似一台小型的虛擬電腦,共用主機的核心,所以啟動速度快、資源佔用低。而容器化(Containerization)就是把應用程式及其所有運行所需的環境和相依的軟體套件打包成一個獨立的映像檔(Image)。

Docker 就是實踐上述特性的一個開源的容器化平台,它有以下三大特點:

一致性

一致性指的是同一套應用程式及其依賴環境,可以在不同機器上保持相同的行為。在 Docker 中,應用程式與它所需的套件、函式庫、設定檔,都被封裝在一個映像檔中。

不論你的團隊成員是在 macOS、Windows 還是 Linux 開發,啟動容器後得到的運行環境都是一模一樣的。所有的運行環境都是完全一致的,避免「它在我電腦上正常運行,但在你的電腦無法運行」的尷尬。

例如,你在本地建立一個 Node.js + MongoDB 的開發環境,把它打包成 Docker Image,交給 QA 測試或部署到雲端,整個應用的行為幾乎可以保證一致。

隔離性

隔離性意味著每個容器就像一台獨立的小電腦,擁有自己的檔案系統、網路介面與行程空間,互不干擾。技術上,Docker 利用了 Linux 的 namespacescgroups 特性:

  • namespaces:確保每個容器中的行程、網路、掛載點都是獨立不一樣的,它們就不會互相污染設定或覆蓋檔案。
  • cgroups:限制每個容器可使用的 CPU、記憶體等資源,確保它不會佔用整台機器的資源。

例如,在一台伺服器上同時跑 MySQL、Redis 與多個 Web 應用,每個服務都封裝在自己的容器中,就算 Redis 容器掛掉,也不會影響 MySQL 容器。

可攜性

可攜性指的是 Docker 的另一個殺手級特性。只要安裝了 Docker,不管是本地機器、測試環境、雲端伺服器,都能直接運行同一個容器映像檔,並且可以獲得一致的應用程式功能和行為。

例如,你在本地開發好一個 Python API,打包成 Docker Image,推到 Docker Hub,隔天運維人員可以直接在 AWS、GCP、Azure 上用同一個映像檔啟動服務,完全不需要重新設定環境。

總結

Docker 為每個應用程式建構一個一致且隔離的執行環境,從而實現應用程式運行的可攜性

  • 執行環境的一致性:確保在開發、測試、上線的任何環境中,應用程式的依賴與行為完全一致。
  • 執行環境的隔離性:每個應用程式在自己的獨立空間中運行,互不干擾,像一個安全沙盒。
  • 執行的可攜性:將應用程式及其完整環境打包,能在任何安裝 Docker 的地方直接運行。

參考資料

  1. Sketch for hallway colored green and purple (1910)
最後更新 Aug 14, 2025 13:27 UTC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使用 Hugo 建立
主題 StackJimmy 設計